Macro 宏编程

2024/06/24

在 Rust 中宏分为两大类:声明式宏( declarative macros ) macro_rules! 和三种过程宏( procedural macros ):

  • #[derive],在之前多次见到的派生宏,可以为目标结构体或枚举派生指定的代码,例如 Debug 特征
  • 类属性宏(Attribute-like macro),用于为目标添加自定义的属性
  • 类函数宏(Function-like macro),看上去就像是函数调用

宏和函数的区别

元编程

从根本上来说,宏是通过一种代码来生成另一种代码,例如 derive 属性,就会自动为结构体派生出相应特征所需的代码,例如 #[derive(Debug)],还有熟悉的 println!vec!,所有的这些宏都会展开成相应的代码,且很可能是长得多的代码。

总之,元编程可以帮我们减少所需编写的代码,也可以一定程度上减少维护的成本,虽然函数复用也有类似的作用,但是宏依然拥有自己独特的优势。

可变参数

Rust 的函数签名是固定的:定义了两个参数,就必须传入两个参数,多一个少一个都不行。

而宏就可以拥有可变数量的参数,例如可以调用一个参数的 println!("hello"),也可以调用两个参数的 println!("hello {}", name)

宏展开

由于宏会被展开成其它代码,且这个展开过程是发生在编译器对代码进行解释之前。因此,宏可以为指定的类型实现某个特征:先将宏展开成实现特征的代码后,再被编译。

而函数就做不到这一点,因为它直到运行时才能被调用,而特征需要在编译期被实现。

宏的缺点

相对函数来说,由于宏是基于代码再展开成代码,因此实现相比函数来说会更加复杂,再加上宏的语法更为复杂,最终导致定义宏的代码相当地难读,也难以理解和维护。

声明式宏 macro_rules!

在 Rust 中使用最广的就是声明式宏,它们也有一些其它的称呼,例如示例宏( macros by example )、macro_rules! 或干脆直接称呼为宏。

声明式宏允许我们写出类似 match 的代码。宏也是将一个值跟对应的模式进行匹配,且该模式会与特定的代码相关联。但是与 match 不同的是,宏里的值是一段 Rust 源代码(字面量),模式用于跟这段源代码的结构相比较,一旦匹配,传入宏的那段源代码将被模式关联的代码所替换,最终实现宏展开。值得注意的是,所有的这些都是在编译期发生,并没有运行期的性能损耗。

简化版的 vec!

使用 macro_rules! 实现一个简单的 vec!:

#[macro_export] macro_rules! vec { ( $( $x:expr ),* ) => { { let mut temp_vec = Vec::new(); $( temp_vec.push($x); )* temp_vec } }; }
rust

#[macro_export] 注释将宏进行了导出,这样其它的包就可以将该宏引入到当前作用域中,然后才能使用。

紧接着,就使用 macro_rules! 进行了宏定义,需要注意的是宏的名称是 vec,而不是 vec!,后者的感叹号只在调用时才需要。

vec 的定义结构跟 match 表达式很像,但这里我们只有一个分支,其中包含一个模式 ( $( $x:expr ),* ),跟模式相关联的代码就在 => 之后。一旦模式成功匹配,那这段相关联的代码就会替换传入的源代码。

由于 vec 宏只有一个模式,因此它只能匹配一种源代码,其它类型的都将导致报错,而更复杂的宏往往会拥有更多的分支。

模式解析

现在来简单理解下 ( $( $x:expr ),* ) 的含义。

首先使用圆括号 () 将整个宏模式包裹其中。紧随其后的是 $(),跟括号中模式相匹配的值(传入的 Rust 源代码)会被捕获,然后用于代码替换。在这里,模式 $x:expr 会匹配任何 Rust 表达式并给予该模式一个名称:$x

$() 之后的逗号说明在 $() 所匹配的代码的后面会有一个可选的逗号分隔符,紧随逗号之后的 * 说明 * 之前的模式会被匹配零次或任意多次(类似正则表达式)。

当使用 vec![1, 2, 3] 来调用该宏时,$x 模式将被匹配三次,分别是 123

总结一下:

  1. $() 中包含的是模式 $x:expr,该模式中的 expr 表示会匹配任何 Rust 表达式,并给予该模式一个名称 $x
  2. 因此 $x 模式可以跟整数 1 进行匹配,也可以跟字符串 "hello" 进行匹配: vec!["hello", "world"]
  3. $() 之后的逗号,意味着 12 之间可以使用逗号进行分割,也意味着 3 既可以没有逗号,也可以有逗号:vec![1, 2, 3,]
  4. * 说明之前的模式可以出现零次也可以任意次,这里出现了三次

接下来再来看看与模式相关联、在 => 之后的代码:

{ { let mut temp_vec = Vec::new(); $( temp_vec.push($x); )* temp_vec } };
rust

这里就比较好理解了,$() 中的 temp_vec.push() 将根据模式匹配的次数生成对应的代码,当调用 vec![1, 2, 3] 时,下面这段生成的代码将替代传入的源代码,也就是替代 vec![1, 2, 3]:

{ let mut temp_vec = Vec::new(); temp_vec.push(1); temp_vec.push(2); temp_vec.push(3); temp_vec }
rust

用过程宏为属性标记生成代码

第二种常用的宏就是过程宏 ( procedural macros ),从形式上来看,过程宏跟函数较为相像,但过程宏是使用源代码作为输入参数,基于代码进行一系列操作后,再输出一段全新的代码。

注意,过程宏中的 derive 宏输出的代码并不会替换之前的代码,这一点与声明宏有很大的不同!

当创建过程宏时,它的定义必须要放入一个独立的包中,且包的类型也是特殊的,这么做的原因相当复杂,只要知道这种限制在未来可能会有所改变即可。

事实上,根据这个说法,过程宏放入独立包的原因在于它必须先被编译后才能使用,如果过程宏和使用它的代码在一个包,就必须先单独对过程宏的代码进行编译,然后再对我们的代码进行编译,但悲剧的是 Rust 的编译单元是包,因此你无法做到这一点。

自定义 derive 过程宏

假设我们有一个特征 HelloMacro,现在有两种方式让用户使用它:

  • 为每个类型手动实现该特征
  • 使用过程宏来统一实现该特征,这样用户只需要对类型进行标记即可:#[derive(HelloMacro)]

如果不同的类型都可以使用同样的默认特征实现,那么使用过程宏的方式可以减少很多代码实现:

use hello_macro::HelloMacro; use hello_macro_derive::HelloMacro; #[derive(HelloMacro)] struct Sunfei; #[derive(HelloMacro)] struct Sunface; fn main() { Sunfei::hello_macro(); Sunface::hello_macro(); }
rust

在使用宏之前,需要创建一个新的工程:

$ cargo new hello_macro $ cd hello_macro/ $ touch src/lib.rs
bash

之后在 src/lib.rs 中定义过程宏所需的 HelloMacro 特征和其关联函数:

pub trait HelloMacro { fn hello_macro(); }
rust

然后需要创建过程宏,对于 hello_macro 宏而言,包名就应该是 hello_macro_derive。在之前创建的 hello_macro 项目根目录下,运行如下命令,创建一个单独的 lib 包:

cargo new hello_macro_derive --lib
bash

至此, hello_macro 项目的目录结构如下:

hello_macro ├── Cargo.toml ├── src │ ├── main.rs │ └── lib.rs └── hello_macro_derive ├── Cargo.toml ├── src └── lib.rs
plaintext

但是直接这样还是无法使用,还需要我们手动导入模块,修改 hello_macro/Cargo.toml 文件添加以下内容:

[dependencies] hello_macro_derive = { path = "../hello_macro/hello_macro_derive" } # 也可以使用下面的相对路径 # hello_macro_derive = { path = "./hello_macro_derive" }
toml

这里需要用到一个 cargo-expand 的工具,用来调试宏,可以通过下面的命令安装:

cargo install cargo-expand
bash

定义过程宏

首先,在 hello_macro_derive/Cargo.toml 文件中添加以下内容:

[lib] proc-macro = true [dependencies] syn = "1.0" quote = "1.0"
rust

其中 synquote 依赖包都是定义过程宏所必需的,同时,还需要在 [lib] 中将过程宏的开关开启 : proc-macro = true

其次,在 hello_macro_derive/src/lib.rs 中添加如下代码:

extern crate proc_macro; use proc_macro::TokenStream; use quote::quote; use syn; use syn::DeriveInput; #[proc_macro_derive(HelloMacro)] pub fn hello_macro_derive(input: TokenStream) -> TokenStream { // 基于 input 构建 AST 语法树 let ast:DeriveInput = syn::parse(input).unwrap(); // 构建特征实现代码 impl_hello_macro(&ast) }
rust

首先有一点,对于绝大多数过程宏而言,这段代码往往只在 impl_hello_macro(&ast) 中的实现有所区别,对于其它部分基本都是一致的,如包的引入、宏函数的签名、语法树构建等。

proc_macro 包是 Rust 自带的,因此无需在 Cargo.toml 中引入依赖,它包含了相关的编译器 API,可以用于读取和操作 Rust 源代码。

由于我们为 hello_macro_derive 函数标记了 #[proc_macro_derive(HelloMacro)],当用户使用 #[derive(HelloMacro)] 标记了他的类型后,hello_macro_derive 函数就将被调用。这里的秘诀就是特征名 HelloMacro,它就像一座桥梁,将用户的类型和过程宏联系在一起。

syn 将字符串形式的 Rust 代码解析为一个 AST 树的数据结构,该数据结构可以在随后的 impl_hello_macro 函数中进行操作。最后,操作的结果又会被 quote 包转换回 Rust 代码。这些包非常关键,可以帮我们节省大量的精力,否则你需要自己去编写支持代码解析和还原的解析器,这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任务!

derive 过程宏只能用在 struct/enum/union 上,多数用在结构体上,我们先来看一下一个结构体由哪些部分组成:

// vis,可视范围 ident,标识符 generic,范型 fields: 结构体的字段 pub struct User <'a, T> { // vis ident type pub name: &'a T, }
rust

其中 type 还可以细分,具体请阅读 syn 文档或源码.

syn::parse 调用会返回一个 DeriveInput 结构体来代表解析后的 Rust 代码:

DeriveInput { // --snip-- vis: Visibility, ident: Ident { ident: "Sunfei", span: #0 bytes(95..103) }, generics: Generics, // Data是一个枚举,分别是DataStruct,DataEnum,DataUnion,这里以 DataStruct 为例 data: Data( DataStruct { struct_token: Struct, fields: Fields, semi_token: Some( Semi ) } ) }
rust

以上就是源代码 struct Sunfei; 解析后的结果,里面有几点值得注意:

  • fields: Fields 是一个枚举类型,Fields::Named, Fields::Unnamed, Fields::Unit 分别表示结构体中的显式命名字段(如例子所示),元组或元组变体中的匿名字段(例如Some(T)),单元类型或单元变体字段(例如None )。
  • ident: "Sunfei" 说明类型名称为 Sunfeiident 是标识符 identifier 的简写

syn文档

下面来看看如何构建特征实现的代码,也是过程宏的核心目标:

fn impl_hello_macro(ast: &syn::DeriveInput) -> TokenStream { let name = &ast.ident; let gen = quote! { impl HelloMacro for #name { fn hello_macro() { println!("Hello, Macro! My name is {}!", stringify!(#name)); } } }; gen.into() }
rust

首先,将结构体的名称赋予给 name,也就是 name 中会包含一个字段,它的值是字符串 "Sunfei"

其次,使用 quote! 可以定义我们想要返回的 Rust 代码。由于编译器需要的内容和 quote! 直接返回的不一样,因此还需要使用 .into 方法其转换为 TokenStream

大家注意到 #name 的使用了吗?这也是 quote! 提供的功能之一,如果想要深入了解 quote,可以看看官方文档

其中 stringify! 是 Rust 提供的内置宏,可以将一个表达式(例如 1 + 2)在编译期转换成一个字符串字面值("1 + 2"),该字面量会直接打包进编译出的二进制文件中,具有 'static 生命周期。而 format! 宏会对表达式进行求值,最终结果是一个 String 类型。在这里使用 stringify! 有两个好处:

  • #name 可能是一个表达式,我们需要它的字面值形式
  • 可以减少一次 String 带来的内存分配

在运行之前,可以先用 expand 展开宏,观察是否有错误或符合预期:

cargo expand --bin hello_macro
bash

运行后会显示编译后的代码。